5月的波士顿,争妍斗奇的鲜花正在竞相簇放,北美华人基督教学会会长王忠欣博士再次踏上了赴中国学术交流的行程。从5月12日到6月2日,王忠欣博士访问了上海、南京、重庆、成都、和北京等五座城市中的九所大学,做了七场学术报告,组织参加了一次学术研讨会。
这次交流行程的第一站是上海。在上海,王忠欣博士访问了上海师范大学、复旦大学、和同济大学,并在上海师范大学和同济大学做了两场学术讲座。应上海师范大学哲学学院和马克思主义学院的共同邀请,王博士为该校师生做了“科学与宗教:进化论在美国”的学术讲座,并回答了师生们提出的相关问题。在同济大学,王博士应邀在人文学院做了“宗教与世俗化”的学术报告,并参观了该校基督教文化研究所,与院长孙周兴等学者就学术交流的问题进行了座谈。王博士还在复旦大学拜访了哲学学院的李天刚、王新生、刘平等教授。
在南京,王忠欣博士应邀在东南大学研究生人文社科类公共讲座上主讲了“科学与宗教:进化论在美国”,来自该校各系科的师生数百人参加了这次学术活动。在南京大学图书馆馆长洪修平教授的安排下,王忠欣博士在南京大学哲学系做了“美国的宗教多元与宗教和谐”的讲座。王博士还专门拜访了老朋友原南京大学宗教学系系主任、现南京图书馆馆长徐小跃教授。
在重庆,王忠欣博士在西南政法大学政治与公共事务学院做了“宗教与世俗化:欧、美、中宗教历程比较”的讲座,并在互动环节,解答了同学们关于“马克思主义无神论的理解”、“宗教与信仰是否等价”等一系列的问题。在渝期间,王博士还参观了著名的历史文化古迹钓鱼城。
在成都,应四川大学文学与新闻学院徐新建教授的邀请,王忠欣博士在该院“文学与人类学系列讲座“上做了“宗教与世俗化:欧、美、中宗教历程比较”的讲座,四川大学和西南大学的部分师生参加了这次讲座活动。王博士讲座结束后,徐新建教授做了讲评,他认为王博士此次讲座的问题意识非常清楚,讨论问题的逻辑很严谨,引出了很深刻的思考,这些研究的方法和态度均值得学习。在成都期间,王博士还应邀在西南财经大学做了“基督教艺术”的讲座,向师生们介绍了基督教堂彩色玻璃画与圣经的关系。
这次学术交流行程的一项重要活动是参加学会与北京师范大学联合举办的“科学与信仰”学术研讨会。研讨会于5月下旬在北京师范大学召开,学会学术委员、旧金山大学钱锟教授和王忠欣博士参加了这次研讨会,并宣读了学术论文。
- End -